■ 文/本刊记者 吴颖
走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以下简称曙光医院)普外科主任黄建平的办公室,就像走进一座微观博物馆。橱窗内展示着栩栩如生的沙滩椅,还配有精致的遮阳伞。这些微型手工作品虽然只有一个硬币左右的大小,但却也如正常躺椅一样功能齐全、可收可放。这些取材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牙签、一次性筷子,在外科医生黄建平的手中却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外科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刀法做手术,还要修行心境,处惊不变,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建平教授所在的普外科,常常会有急诊,医生们常紧绷神经,处于风风火火、冲锋陷阵的状态。黄教授自陈,每每制作这些手工的时候,让他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他酷爱做微型手工,把做手工的过程比作养心,练静。
1 从医之路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黄建平考入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高中时期的黄建平善于思考且动手能力极强,他志在报考机械制造专业,却意外地收到了第二志愿上海中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曾有人说,“一旦你决定好职业,必须全心投入工作,必须爱它,不要有怨言,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让人敬重的关键”。黄建平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从此开始了他的从医生涯。
毕业之后,黄建平以优异的成绩留在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曙光医院,并且很幸运地被分到了普外科。30余年的时间,黄建平从未离开。与其他科室不同,普外科医生除了需要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练就过硬的手术技能。“切剥缝扎”,这四个字听起来很简单的动作,一个外科医生却要经过几十年时间的操练才能做到炉火纯青。
由于时代的原因,当时的曙光医院正值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时候,更谈不上人才的梯队建设。毕业分配后的黄建平,没有固定的老师带教。这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而言并不友好,需要自己更加刻苦、更加勤奋。一般人会认为普外科就是治疗普普通通的疾病,没有难度,实际上,普外科工作量是巨大的,不仅内容多,而且手术操作上面,比许多学科更精细。黄建平从进入曙光医院普外科开始,就开始了甲乳、胃肠、肝胆等各个亚专科的轮转,并前往仁济医院进修普外科和胸外科。黄建平横扫千军般全方位学习,并很快在普外科崭露头角。他化劣势为优势,成为普外科全能型选手。回首成长的经历,黄建平说,如果不是那个特殊的时代,他也许没有机会全方面地接触那么多类型的手术,也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漂亮的手术,是每一名外科医生的追求,因为其直接决定了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从患者身上斩妖除魔,一招一式,是脑力和体力结合的过程。黄建平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刻苦钻研的精神,一路探索,一路前行;潜心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专注手术技巧的锻炼。闲暇时间不断通过制作微观手工作品,锻炼自己手指的灵活程度,巧妙地将兴趣爱好与专业需要融合在一起。
2 从医之术
20世纪末期,腹腔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不断成熟,且拥有创伤小、痛苦少、愈合快等显而易见的优点。这使传统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
21世纪初,腹腔镜在国内的普及率还不高,曙光医院在2000年左右引进了腹腔镜设备。黄建平如获至宝,他认定这将是外科发展的趋势。腹腔镜对当时的外科医生来讲是一门全新的技术,不仅要求医生自己摸索,同时还要克服来自行业内的质疑和阻力。黄建平努力钻研腔镜理论知识,并很好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腹腔镜可以一边诊断一边治疗,免去患者开胸剖腹之苦,给患者最小的创伤,最大的获益。然而一旦操作不慎,同样可能导致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甚至重新开刀切腹。这需要外科医生练就如韧如丝的技艺才能运用自如。黄建平知道,要想在巨头云集、群雄争霸的上海外科领域闯出自己的科室特色,除了有艰苦奋斗精神,还需要创新发展。于是他选择深耕腹腔镜领域,很早就开展了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疝修补术、后腹膜肿瘤切除术、胆肠吻合术、甲状腺切除术、残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肝脏部分切除术、巨脾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因为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可想而知这需要付出多少惊人的努力和担当。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全科室的不断探索,不断积淀,他们逐步获得了患者和同行的认可。黄建平和他的团队的努力引起了德国蛇牌学院的关注,后者主动与曙光医院外科联系,合作成立了曙光医院-德国蛇牌学院腹腔镜培训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培养了多位国内腹腔镜专家。
黄建平倡导“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医学文化。他认为,每台手术都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会有温度,有温度的东西就应该融合技术、文化、思想,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黄建平回忆,多年前曾经有一个身受数处刀伤的患者被送来急诊,胸腔和腹腔内都有多处出血点,创伤之大,情况少见且十分危急。如果此时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急救,对于这样一个未婚妙龄的患者而言,虽能保住性命,但是对其预后的生活必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黄建平当机立断,决定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救治。这台手术,复杂程度高,风险系数大,操作时间长,他极度专注,屏住呼吸不敢有一丝怠慢。经过精密抢救,不仅清理了胸腔和腹腔中的残血,同时还对腔内数处创口进行修补。术后第三天,清醒过来的患者见到黄建平教授,由衷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表达了内心的无比感激。
黄建平教授有一个很珍惜的文件,里面记录了各种各样其亲自参与的手术,有的甚至已经迄今有三十多年,每一个都清晰地印在脑海中。没有旁的注解,没有任何文字提示,仅凭一张合影,黄建平就能详细地道出每位患者入院的情况、治疗方法、出院的情况等等。对患者的每一个细微指征如数家珍,对患者的每一点隐匿险情洞察秋毫。这份用心,是黄建平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也是他对患者无言的大爱。
3 从医之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学的要求不仅限于疾病的治疗,更对治愈之后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出了新的要求。黄建平教授说,开刀仅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如何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才是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
黄建平介绍,有的患者经过外科医生奋力抢救,从死神手里救回来,然而却因恢复期久卧等原因引起的静脉栓塞造成死亡。这让他倍感痛心并意识到,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他工作的完成,术后康复也是重要组成部分。黄建平教授结合自己中西医的学术背景,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理念。黄教授介绍,经过观察和实践,他发现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不适,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的理念,将中医的理念进一步融入西医中,关注手术治疗,也关注围手术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曙光医院普外科患者的出院标准非常有特色,不仅限于各项指标的正常,还有可能是吹满一屋子的气球,踩踏满几千下的踏板。关注细节的黄建平不拘泥于教条,他总能针对具体患者的不同情况制订出精准的治疗方案和出院标准。他对术后肺功能恢复欠佳的患者,要求吹满一个病房的气球;为了预防患者术后发生小腿静脉栓塞,他自己研发了专门帮助恢复的脚踏板,要求患者按照他精密制订的计划进行局部活动……他发现,这些“特殊训练”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仅如此,善于发散思维且动手能力极佳的黄建平还常常对外科手术中用到的器械进行改造,他说,这不仅是帮助企业优化产品,同时也让外科同行们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最终造福于广大患者。
2020年年底,为丰富快速康复外科的体系,促进中西医的进一步融合,由曙光医院和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发起,成立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专业委员会,黄建平出任首任主任委员。黄建平介绍,专委会的成立是对中西医结合的快速康复理念的肯定和支持,也为其推广提供了平台,从而更好地造福患者。
外科专业,要求医生们专注做事,精益求精,力争突破;既要能大刀阔斧,又要能一针一线。这是新时代医学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要求,也是“大医精诚”的匠心特色!一如黄建平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总能将平庸做出精致和诗意。
黄建平: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外科研究室主任,曙光-强生腹腔镜培训基地主任。上海市疾控中心肿瘤及跨学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医学会隐疤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亚洲腹腔镜学会终身委员、中国肝胆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度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收稿日期:2021-04-26)